西夏開國的血雨腥風党項後宮的金枝欲孽,王候將相的政治風雲,宋遼夏吐蕃回鶻等諸國軍政的勾心鬥角,鐵血太后香豔迷離的傳奇一生。
她是西夏王
元昊終身所愛的女人,她見證了西夏開國的歷史,她令得西夏不至於一世而斬,她的一生充滿了血腥和愛慾,香豔和離奇……
注:此文為上部(即第一部),已經完結。中部(即第二部)目前尚在連載中,在非凡論壇裡我已經在上傳中部,我會及時更新,喜歡的可以移駕去捧個場。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的。
[正文]
序:戒壇寺
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的正月下旬。
清晨,都城興慶府的城門悄悄地開了,一隊黑衣軍隊,護送著無數車駕,綿延數里,依次進入城中。
車駕經過的街道早已經事先肅清,沒有半個閒雜人影。
緊隨著車駕而入的,則是天空中聚集著的無數烏鴉。
在冷冽的晨風中,鴉群裡“啞啞”的叫聲,更顯得令人心中發寒。
烏鴉們是跟著車隊飛進來的,車隊越長,跟著的烏鴉也就越多。
眼見地入了城,群鴉在城中密佈中房屋中似乎失去的方向,散亂地紛飛。
一群烏鴉飛入了西南角,那裡似乎聚集了很多的人。
那是一個佛寺,寺上的匾額寫著“戒壇寺”。
寺內正中廣場上,聚集了許多人,因為今天是戒壇寺的沒藏大師登壇講經說法,超度亡靈。
西夏同宋遼兩國連年征戰,許多壯丁死於戰場。西夏人信鬼神,敬佛祖。死在戰場的親人,如果不能得到超度,就會變成殺死鬼,不得轉生。因此往往不惜財物,也要請到高僧大德做超度。但是低層部民,則很難有此財力。
戒壇寺的沒藏大師,已經一年多連續在每月逢九之期,在寺中舉行大型的講經說法超度之會,大做功德。因此今天的戒壇寺,自是擠得人山人海。
香菸氤氳中,但見經臺上首蓮臺上坐著一個身披袈裟的比丘尼,寶相莊嚴,沉聲唸佛:“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如上說,差別者:若諸沙門、婆羅門於六入處不如實知,而欲超度觸者,無有是處;觸集、觸滅、觸滅道跡超度者,無有是處。如是超度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、死者,無有是處。超度老死集、老死滅、老死滅道跡者,無有是處。若沙門、婆羅門於六入處如實知,六入處集、六入處滅、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,而超度觸者,斯有是處。如是超度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、死者,斯有是處;乃至超度老死滅道跡者,斯有是處……”
下首,各有八名比丘尼,比丘僧手執謦缽木魚等,隨其齊聲念著佛號。眾人也一齊念著佛號。
烏鴉飛在廣場的上空,淒厲地”啞啞”叫著,兩邊侍立的比丘僧見這烏鴉的叫聲磣人,均不由地抬頭看了一下,但見廣場上空,飛來的烏鴉越來越多,眼見有烏雲遮天的趨勢。烏鴉,大家都不陌生,一般剛剛經過一場激戰的戰場上,去收屍的人,經常要去驅走烏鴉。但是慶興府是都城,看到烏鴉的機會不太多,更別說這麼多的烏鴉聚集在一起了。
烏鴉出現的地方,一定會有死屍,或者將會有許多的死亡出現。這麼多的烏鴉齊聚興慶府,難道說,死亡的陰影已經接近興慶府了嗎?
烏鴉的叫聲一聲比一聲磣人,一名比丘僧忍不住,腳向前邁了一步,偷眼看了一下仍然高坐蓮臺的沒藏大師。沒藏大師依然半閉著眼睛,彷彿眼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似的。
但見她依然不急不緩地敲著木魚,那一聲聲平和的節奏,似乎也能把人的心也安穩了下來。
那滿場的佛號聲中,似乎連那些“啞啞”亂叫的烏鴉,也似乎被這滿場的佛法氛圍,給感染得安靜了下來,不再滿場亂飛,一隻只在房簷上、枝頭上棲息了下來。
正當滿場肅穆,佛法宏揚,超度眾生之間,忽然自遠處響起了一聲鐘聲。